曹植與洛神宓妃。《洛神賦圖》(局部)
曹丕畫像。唐閻立本繪《歷代帝王圖》
甄姬這一名稱因《三國殺》和《王者榮耀》廣為流傳,但歷史上的甄姬並不叫“甄姬”。甄姬這個名字,來自日本遊戲《真·三國無雙》中的“甄姫”,姫(zhěn)、姬(jī)字形字義都相近,遊戲中還有蔡文姫、王元姫,姫在日本有千金閨秀等意思。受此類遊戲影響,很多人也開始誤稱甄氏為甄姬了。
在一些遊戲和電視劇中,她又叫甄宓(fú),源自《洛神賦》中曹植所遇神女宓妃。李善注《文選·洛神賦》:“宓妃,宓羲氏之女,溺死洛水,為神。”
但是事實上對甄姬不能稱“姬”,她是魏文帝曹丕夫人,魏明帝曹叡生母,曹丕後宮皇后之下,有夫人、貴人、淑媛、昭儀、姬等妃嬪,姬的品級相對較低,史載“夫人甄氏卒”,甄氏是死後追諡文昭皇后,所以正確的稱呼是“甄氏”“甄夫人”“文昭皇后”或“文昭甄皇后”,其中甄應讀為juàn(音絹)。
文昭甄皇后(183年—221年),中山郡無極縣(今河北無極)人,上蔡令甄逸之女。她三歲喪父。東漢建安中期,袁紹為次子袁熙納之為妻。建安四年(199年)袁熙出任幽州刺史,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紹的妻子劉氏。建安九年(204年),曹操率軍攻下鄴城,甄氏因為姿貌絕倫,被曹丕所納,甚得寵愛,生下兒子曹叡和女兒曹氏(即東鄉公主)。
延康元年(220年),曹丕繼位魏王,六月率軍南征,甄氏被留在鄴城。魏黃初元年(220年),曹丕稱帝,山陽公劉協進獻二女為曹丕妃嬪,後宮中文德郭皇后、李貴人和陰貴人都得到寵幸,甄氏愈發失意,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話語,曹丕大怒,黃初二年(221年)六月,遣使賜死甄氏,葬於鄴城。黃初七年(226年)五月,曹丕病重,立甄氏的兒子平原王曹叡為太子。
壹
聰慧好學勸導母親廣施恩惠
東漢光和五年(183年),甄氏出生於中山郡無極縣(今河北石家莊市無極縣),祖上甄邯曾做過漢朝太保,甄家是當地豪族,世代承襲二千石俸祿的官職,父親甄逸為上蔡縣令,母親常山張氏生三男五女,甄氏是幺妹。
甄氏早慧,三歲就懂喪父之痛,號哭哀思,異於同齡孩童,鄰里親屬都十分驚奇。甄氏幼時,每晚睡覺,家人都彷彿看見有人拿着玉衣蓋在她身上,算命先生劉良曾指着她説,“此女貴乃不可言。”
甄氏九歲時喜歡讀書寫字,常借用兄長的筆硯,兄長就逗她,“你應該學習女工,卻喜歡讀書寫字,將來要做女博士嗎?”甄氏答道,“聽説古代賢女,沒有不鑑誡前世成敗的,不讀書怎麼能長見識?”
甄氏十幾歲時,遭遇兵荒馬亂,饑荒連年,甄家卻囤積了豐厚的穀物,又用部分穀物收購金銀珠寶。甄氏對母親説,“匹夫無罪,懷璧為罪。當今亂世,到處都是饑民,我們卻囤積寶物,不如我們開倉放糧,賑濟親族鄰里,廣施恩惠,以免招來禍事。”
甄氏十四歲時,二哥甄儼去世,甄氏尊敬寡嫂,篤愛侄子。見母親對寡嫂太過刻薄,數次規勸母親,“二哥早逝,二嫂年少守寡,還留有一子,講大義,您還是應該像兒媳一樣對待她,像女兒一樣疼愛她。”甄母聽後感動得流下了眼淚,從此甄氏和二嫂舉 止 相隨,姑嫂情深。